聯發科“超低價”芯片到底動了誰的奶酪? |
編輯:柳州宙康電氣有限公司 字號:大 中 小 |
摘要:聯發科“超低價”芯片到底動了誰的奶酪? |
3月8日,筆者從多種渠道獲悉,全球芯片巨頭聯發科今日將宣布推出“超低價”多媒體手機單芯片解決方案 MT6252,這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產品,尤其在中國手機“高而不貴”年代,對競爭激烈的國內與海外手機制造商與運營商來說,可謂雪中送炭。因為,該產品以能夠滿足其追求高質量、優越性能以及嚴格成本控管等需求,有望打破終端價格居高不下的“瓶頸”。
然而,筆者搜索了網上關于聯發科“超低價”芯片,對未來產業格局影響的報道,倍感震驚。尤其是將芯片業新秀展訊SC6610卷入其中。所以,我們在這里很有必要討論聯發科推出超低價芯片,到底是逆市場而行,還是順應手機市場的發展潮流?對誰有利對誰有害?動了誰的奶酪? 首先,聯發科MT6252是否符合市場需求?這是全球首款不需要外掛”靜態隨機存取內存”的超低價多媒體手機(內置32Mb PSRAM靜態隨機存取內存)單芯片解決方案。其閃光點包括優異規格:支持串行閃存、豐富多媒體規格、低功耗、高集成、支持四卡四待。和MT6253、展訊6600L相比較,在規格以及性能并沒有因此降低的同時,降低了成本,縮短產品周期,可以說是提高性價比,這也相當于重新定義了超低價手機芯片的規格指標,這對于聯發科來說是將蔡明介的“精品手機計劃”向前推進了一步。同時,低價為手機制造商、運營商降低了成本,對整個產業鏈來說,是一種良性循環,當然符合市場需求。此前,我曾經撰文《中國3G正在走向聯發科時代》。 其次,聯發科的“超低價”是價格戰還是“壟斷”?我們看看全球市場情況,據市場研究與咨詢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計,2013年全球超低成本手機銷量將達3億部,其中超過半數將在新興市場被售出,中國和印度是驅動這一增長的主力市場。2007到2013年期間,超低成本手機在全球手機銷售量中所占份額將增加兩倍。關注終端產業的業內人士都清晰,國產手機酷派將非智能手機價格降到300元,將智能手機價格降到800元;更為可怕的是,國內運營商將“送手機”作為重要的營銷模式。如果芯片廠商仍然不主動降低價格,順應潮流,豈不是在等死?作為2G時代的芯片老大,聯發科要在3G、4G時代把握機遇,繼續領航,對于現有的2G產品進行更低成本的整合也是順應市場選擇的結果,而不是人為掀起的“價格戰”。我們知道,聯發科目前面臨著國內外廠商的挑戰,市場瞬息萬變,能否站得穩,對此媒體質疑聲音不斷,更談不上市場壟斷了。 第三,還是回歸到芯片本身的技術上來。展訊作為芯片業“新秀”SC6610固然很優秀,而且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獲取一席之位,挑戰芯片江湖老大聯發科,精神可嘉。 但是,芯片技術本身靠的是硬指標,據業內人士透露,聯發科的技術支持真正達到了世界級規格水平,在視頻QVGA方面真實地做到每秒16幀,而不是像某些企業將8張frame,每張復制為兩張,來壓出每秒16張frame。這樣的做法,視覺上并不會真的呈現16fps的流暢感,只是騙過播放器而已。 6252是整合射頻的單芯片方案,而不是僅僅只有基帶的部分。在性能指標上的差距已很清楚了,此外與客戶的共贏才是硬道理。圈內人士告訴筆者聯發科下的單子可以直接實現量產,這樣,客戶可以很快的將產品推向市場,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市場有如此之多樣化的手機新產品出臺,而且越來越定制化。 再回頭看看所謂“業內人士”的評論,一方面認為,聯發科芯片降價會影響到展訊的市場,從而認為聯發科“壟斷市場”,甚至上升到“價格戰”影響到芯片產業未來格局;另一方面卻認為,聯發科MT6253沒有展訊6600L價格便宜,不能受到市場的青睞。兩種自相矛盾的市場注解,仿佛告訴芯片業界:聯發科無論是降價還是漲價,都不符合市場標準。那么,我們需要追問對芯片市場評價的“雙重標準”,到底是誰出來制定的呢? 聯發科卻因在芯片業的創新和最優性價比,激活了國產手機產業鏈,讓中國數億農村消費者用上了低價手機,這是有口皆碑的。我曾閱讀過蔡明介的《競爭力的探求》一書,讀過其“五力分析與S曲線的應用”,認為對產品創新理解很給力;同樣,李力游能夠讓被3G牌照拖得奄奄一息的TD起死回生,發布全球首款40納米低功耗商用TD-HSPA/TD-SCDMA多模通信芯片SC8800G也很給力。但是,展訊靠單一的產品打天下,不能維持長久的盈利。所以,必須在完善產業鏈上下功夫,靠技術和產品制勝,而不是靠輿論先聲奪人。退一步講,展訊因為在TD研發方面耗資太多,過于拖累中移動,再加在上海外上市,真正惠及中國消費者并不多。 對于中國通信市場未來走向以及預期,筆者此前曾經有過多篇博文均有涉及:《非智能手機淡出中國市場尚需時日》、《酷派破了智能手機“金身”》、《三運營商“爭搶賠本”農村市場》。中國三、四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,由于經濟增長水平有限,消費水平并非“大躍進”。從手機制造商到電信運營商,如果預謀在中國潛在市場有拓展,必須將終端價格降下來,確?!笆謾C業務高而不貴”。否則,只會是逆市場而行,不進則退。 我認為,中國芯片產業和其他產業一樣,產品是否適銷對路,價格是否合理,市場說了算。任何“樣板工程”則是損人不利己;企業是否順應民心,盡到社會責任,消費者說了算,得民心者得天下。任何利用“壟斷”和“價格戰”作令箭牌,來詆毀競爭對手,均不利于推動芯片產業未來發展。 |
上一條:后地震時代PCB日企轉移漸成大勢 | 下一條:專家:界面是發展碳基半導體器件關鍵 |